笑话控

2岁幼童误吞28颗磁力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岁幼童误吞28颗磁力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岁的小杰(化名)喜欢玩磁力珠。随后,小杰兴奋地告诉家长自己已经将手里的珠子全吞下肚子了……小杰的家人当即抱着他急急忙忙地赶到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焦虑、担心与不安挂在脸上。在小儿外科的安排下,医生为小杰做了X片,X片显示磁珠已在胃与食道并呈节段分布。为了减少小杰在治疗上的损伤,医院小儿外科马上请消化科住院总王楚医师会诊,随即王楚医师请示消化科谢晓丽主任。这是争分夺秒的战斗,27粒珠子随时可能造成小杰的生命危险。考虑到磁力珠进入肠道导致穿孔危险,为尽最大努力减少患儿痛苦和手术风险,决定当晚紧急经电子食道胃镜下取出异物。

2岁幼童误吞28颗磁力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2岁的小杰(化名)喜欢玩磁力珠。10月11日,他看着五颜六色、圆溜溜的珠子突然就来了兴趣,将珠子一颗颗往嘴里放并吞咽下去。随后,小杰兴奋地告诉家长自己已经将手里的珠子全吞下肚子了……

小杰的家人当即抱着他急急忙忙地赶到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焦虑、担心与不安挂在脸上。在小儿外科的安排下,医生为小杰做了X片,X片显示磁珠已在胃与食道并呈节段分布。为了减少小杰在治疗上的损伤,医院小儿外科马上请消化科住院总王楚医师会诊,随即王楚医师请示消化科谢晓丽主任。这是争分夺秒的战斗,27粒珠子随时可能造成小杰的生命危险。

谢晓丽主任果断召集消化内镜团队医护人员视频会诊。考虑到磁力珠进入肠道导致穿孔危险,为尽最大努力减少患儿痛苦和手术风险,决定当晚紧急经电子食道胃镜下取出异物。

晚上十点半,由谢晓丽主任医师带队,消化科向梅主任医师、刘丽荣副主任医师、内镜室护士长明鹭和主管护士张凤霞护士组成的内镜团队赶往手术室。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大家通力合作,分两次在食道取出各7颗磁力珠,第三次在胃底用异物网兜套住磁力珠,取出另外13颗。由于及时,胃镜观察所见粘膜无穿孔出血,小杰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化险为夷。

直径约3—5毫米的磁铁珠可相互吸引成串,外表看上去像五彩巧克力豆,产品标注“仅适合14岁以上人群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

市妇儿中心医院消化科医生提醒:由于磁力珠吸力很大,进入消化道极难自己排出。如一部分聚集在胃内、一部分进入十二指肠或进入肠道的不同部位,磁珠相互吸引,可导致胃肠穿孔,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娃娃的生命安全,不要给婴幼儿玩耍磁力珠。(吴敏 成都日报记者 余星雨 文/图)

2岁幼童误吞28颗磁力珠相关阅读:

磁力珠、鹅卵石 咋都进到肚子里了?

儿童喜欢探寻未知世界,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放到嘴里。近期,在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就有因误吞磁力珠、鹅卵石等异物前来就诊的小患者。端午节来临之际,医生提别提醒,让孩子远离枣核,警惕儿童消化道异物。

小物件竟给孩子带来致命危险据消化科罗磊主任介绍,常见消化道异物包括硬币、电池,玩具小零件、首饰,别针,发卡等,其中纽扣电池、磁力珠、枣核危害最大。今年4月中旬,普外科就接诊了一位误吞磁力珠的两岁宝宝,接诊时,孩子的情况非常严重,已处于休克状态,医护人员立即开辟绿色通道。为患儿进行X光片检查时,医生在患儿腹部发现了成串的磁力珠,共23颗,且已引发肠穿孔。

2岁幼童误吞28颗磁力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经过术前准备,外科医生对其行腹腔镜探查手术,先将部分磁力珠取出,还有一部分磁力珠滞留在胃中,无法靠腹腔镜取出。于是,消化科医生又用胃镜经口腔取出10颗磁力珠,随后行肠修补术,患儿才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医生表示,因为带有磁性,能够组合成各种造型,磁力珠被一些家长视为益智玩具,但这些小珠子也可能被孩子误认为“彩色糖果”,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玩磁力珠,如果家里有,要把磁力珠放到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5月23日,消化科还接诊了一位6岁女孩,由于将一枚直径5厘米的鹅卵石吞入胃中前来就诊,异物虽然被顺利取出,但医生提醒家长,如此大的异物进入食管,很可能会造成食管损伤,甚至穿孔。近期由于去海边玩的孩子较多,吞小石头的孩子也有所增加。

2岁幼童误吞28颗磁力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给孩子吃粽子时应注意剔除枣核据罗磊介绍,枣核也是常见且危险的消化道异物之一,由于枣核型为纺锤型,犹如一个钻孔器,一旦嵌顿在食道,就会像钻孔器一样往里钻,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穿孔;如果食道穿孔后进入纵膈,轻者引起感染,重者会导致大血管破裂甚至死亡。端午节来临,医生提醒,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在吃粽子时,一定要注意剔除枣核。对于儿童来说,不吃粽子里面的大枣是最好的预防方式。一旦误吞,不要强行将枣核咽下去,因为那样可能会给枣核一个纵向的力量,使它嵌入到消化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尽快到医院通过胃镜把它取出来。一旦发生意外,家长要保持镇静,第一时间拨打“120”,及时送医。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黄凤桐 图片来自受访者

回到顶部